- Aug 22 Wed 2012 12:53
KENZO 白色亮片綴飾長袖上衣
- Aug 22 Wed 2012 12:53
開運陶源【露天咖啡座】梵谷 名畫中幅
【露天咖啡座】梵谷梵谷的繪畫色彩豐富,具有野獸派的華麗具自然的美,人性的美,自我超越的美防塵/防潮/不褪色油畫處理
☆【露天咖啡座】Van Gogh(vincent)梵谷 名畫梵谷的繪畫創作是個人主觀印象的表露,是生命的禮讚。具有「自然的美」外,還有「人性的美」、以人及「自我超越的美」。梵谷的繪畫色彩豐富,具有野獸派的華麗 ☆含原木框皆防塵,防潮,不褪色油畫處理;含原木框 ☆畫背後都有鎖上掛繩,直接掛上即可☆開運陶源採用高品質的進口圖紙,並只採用原木框,有別於一般坊間使用的中國,韓國進口的劣質,低成本,看似木頭的塑膠框---敬請消費者仔細分辨,比較! ☆梵谷(Vincent van Gogh)梵谷一位悲劇性的畫家,他的畫作是在死後才被世人所重視。 很難想像在1903年時,梵谷的作品在布雷達市場(Breda Market)一幅只能賣到5分到10分錢。但是現在這些畫卻是數以百萬元計的。 梵谷生於1853年於布拉邦省(Brabant)的小鎮赫崙桑得(Groot -Zundert),從小深受法國藝術氣息薰陶。自從西元1888年,搬到普羅旺斯省的亞耳城(Arles)以後,梵谷藉由作畫來紓解他內心裡的矛盾,以平衡他在真實生活中所遭受到的挫折,此時的畫作產量也漸漸增多。梵谷最被人為稱道的就是對於光與顏色的處理。由於他的筆觸相當的重,所以常常在畫布上留下一層厚厚的顏料。但是他一生從未因他的作品而致富。梵谷死於1890年,享年只有37歲。 位於阿姆斯特丹的梵谷美術館收藏了梵谷大量的畫作,包括他送給他的兄弟Theo 的作品。博物館內同時也收藏彼時當代畫家的作品:土魯茲-羅特列克(Toulouse-Lautrec)、畢沙羅(Pisarro)、高更(Gauguin)以及馬內(Manet)。 位於Hoge Veluwe國家森林公園的庫勒穆勒博物館(KrOller-MUller) 同時也收藏了一些梵谷的畫作。 ☆來看梵谷的畫前言文生.梵谷為後期印象派三大名家之一。他的遺言是:「痛苦即是人 生」。他滿腔的情渴望著愛,然而卻遭逢連串失戀;他有狂熱的宗教熱誠,卻被傳教委員會人士所摒棄;他努力臨摹學畫,跟許多大畫家來往,渴望能建立畫家的樂園,然而他的火烈性格及對藝術的看法,使得他的畫友無法與他共處。他的亢奮、神經質、過勞、焦慮導致一連串狂肆的行為,如:將手放入燭火中;與妓女同居、自割耳朵、舉槍自殺,這些近乎自虐,自求毀滅以求超越的行為,極端怪誕;他生前窮病潦倒,端賴弟弟特奧支助,始得茍活。他平生只賣出一張畫,得款四百法郎,可是,誰想到若干年後,他的作品「鳶尾花」由蘇富比公司於1987年11月,在紐約以五千三百九十萬美金賣出;而他的作品「向日葵」以三千九百八十五萬美元在倫敦賣出。另一幅「安格羅瓦之橋」,則以兩千零廿四萬美元賣出。他的一生充滿了惆悵、矛盾、困厄、爭議和傳奇。 他的美感認知、審美觀點、繪畫技法、創作理念、心理狀況,在在值得吾人探索。 梵谷的全名是文生.梵谷(Vincent Van Gogh ),1853年3月30日生於荷蘭北部布拉班特的一個小村。父親西奧多勒斯是村裡的牧師,母親安娜.柯妮麗亞是宮庭裝幀師的女兒。承受了父母的遺傳稟賦,梵谷既有著宗教家 悲 天憫人的襟懷,又有藝術家的的天賦,更有詩人的多愁善感。十二歲至十七歲,他在寄宿學校就讀,畢業後,於1869年進入海牙古伯畫廊當店員,二十歲轉到倫敦分店工作,因失戀而情緒低落,1875年轉到巴黎分店,後來無心工作辭職返家。不久因思念暗戀的女孩,又跑回倫敦,進入一所英國教派的學校,擔任教職。他深入貧窮的學區,因而瞭解了低下階層生活的疾苦,興起擔任傳教士的念頭。之後,進入布魯塞爾的牧師養成所,尚未得到傳教士的任命書,就直接到波瑞納治的礦區去傳教,他過度狂熱,深入民眾與民共苦,自己也弄得蓬頭垢面,襤褸憔悴,傳教委員會不准他再傳教。他傳教的夢因而破滅,開始從繪畫方面求解脫。他離開布魯塞爾前往安特衛普,勤於臨摹米勒的畫,漸漸地學會了蠟筆畫、木炭畫、水彩畫。失戀此刻再度侵襲,他愛上了新寡的表姐,可是被拒絕了。1881年在海牙,他內心空虛寂寞,和妓女克莉絲汀同居了二十個月,雖無微不至殷勤照顧生病的克莉絲汀,但克莉絲汀的重操舊業,傷透了他的心。他後來回到家鄉奴埃連,侍奉生病的老母。1884年和長他十歲的鄰居女子瑪歌相戀未果,再度受到愛情的打擊。1885年,他父親心臟病去世。1885年秋天他移住在安特衛普,畫風受到日本浮世繪影響。1886年到巴黎,認識了羅特列克、路易、安克坦等人,深受印象派影響。1887年受秀拉影響,畫了許多「點畫派」作品,但身體也因過度興奮高昂,繪畫過勞,疲累不堪,此時接受羅得列克勸說鼓勵,前往法國南部的阿羅(Arles)休養,在阿羅,他狂熱作畫,大家稱他為「紅瘋子」。為了完成他的「藝術家的樂園」的夢,在阿羅的特拉斯康街,他租了一間房子加以整理,命名「黃屋」,邀請到他很敬佩的畫家高更同住,可是不久兩人因藝術觀點不同,意見不合,時生爭吵,高更打算離去,梵谷憤而而割下自己的耳朵。1889年梵谷住進了阿羅東北方二十公里的聖瑞米療養院。此時,以四百法郎賣出了畢生的第一幅畫。後來因休養,搬到了巴黎近郊的奧維爾,認識了賈歇醫師。梵谷的最後遺作,是自殺前幾天所畫的「群鴉亂飛的麥田」,畫中的天空向大地衝擊,形成劇烈的傾斜。天空有無數烏鴉在盤旋,團團黑雲遮蔽太陽,畫面濃密得讓人窒息,引起無法言喻的不祥感。1890年7月27日,他走到距離住所百公尺的農家堆肥旁,舉槍自殺,但子彈沒有正中心臟,他搖搖擺擺支撐著走回家,倒在臥室。當天晚上,他含著煙斗不發一言,坐在椅子上,直到天亮,終因傷重而不治。他曾在信中寫到──「我希望自己走到人生的終點時,以最深的愛與靜靜的留戀,回味自己一生。」他真的在回味中安詳地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要了解梵谷的畫,我們可從以下數方面來了解其生活背 景、繪畫環境及心路歷程: 作者方面:欣賞一部作品,先深入了解作者。 環境方面:了解作品的深層涵意,應先了解產生作品的環境和種族。 形式方面:從結構、色彩、題材方面加以批判,以獲得美的真諦。 精神分析方面:依弗洛依德派主張,尋找作者的無意識動機。或依格派主張,尋找人類從原始時期一直綿延下來的原始意象。 在精神分析方面: 梵谷是一位多產的作家,他一直認為自己是個落伍者,因此不斷創作。在短短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他留下素描及油畫一千七百多件。 對他來說,畫,是對抗他內心痛苦侵蝕的藥,雖能使他暫時鎮定下來,但是無法完全驅除他內心絕望的痛苦,事實上,他永遠飄盪在不定迷惘與追尋中。 梵谷的繪畫色彩豐富,具有野獸派的華麗;他是「表現主義」的先覺者。 梵谷率直、坦白、天真,為追求完美,最後自殺。他試著實現超人的夢想,在追尋與掙扎的過程中,表露了他痛苦、永遠無滿足的天才。 對於心的安撫,亞里士多德提出了「淨化說」(katharsis),認為悲劇確實激起人的恐懼與憐憫,透過觀察他人的愚行,足以了解自己的錯誤,而使情緒得 到淨化。黑格爾用理性的方式發揮了淨化說。他認為:藝術對於情欲的這種粗野性和未經過馴服的暴力起了緩和的作用。弗洛依德則從宣洩的方面來發揮淨化,他認為,人的根本本能衝動是野心(ambition)和性,當人看到文藝作品時,他被壓制的欲望就得到安全的發洩。中國的美學主張在審美過程中體會對象的神韻 虛心澄懷、去情去我,而西方則主張放縱情慾、淨化自己。在欣賞梵谷的畫作「群鴉亂飛的麥田」時,我們的感情隨著畫中的景物情景,而震撼,而發泄,而有了深入的感受,而淨化了自己的心靈。在這世界上,梵谷是個孤寂的獨行者,時人不了解他的行為,人們對於他的心靈更感陌生,梵谷的一生是個悲劇。在狂野的風格之後,他是蒼涼、脆弱、待援的。他無法去撫平那慌亂的心。 梵谷的畫表現了內心的思想,他的畫使他感到自己的存在,但也 讓他意識到自己才華的不受讚賞而感到軟弱虛無和失望。先天的人格特質加上後天所受到的挫折打擊,造成了他獨特的行為模式。狂熱地作畫這可說是他內心需求不滿足之後的情感昇華,也是 對自我體認之後的另一種境界的追求,以繪畫來提昇自己,超越自己。 梵谷的畫,除了具有「自然的美」外,還有「人性的美」、以人及「自我超越的美」。他的繪畫作品是開放的,不斷地有新的欣賞者,不斷地解讀新的意義。任何藝術作品的外在參考系統是無窮的,作品的意義也是無窮盡的。欣賞者的性質和作品的性質決定了欣賞過程的性質。作品和欣賞通過交流重新建立真理。看梵谷的畫,我們不斷會有新的體認。 ☆結論:東西方審美的標準,因時代的背景而有不同的著眼點,但對美的追求,目標是一致的。欣賞藝術作品,應經由體、味、悟,雙向超越。 藝術能淨化心靈,藝術活動使這個世界更有情、更人性化。我們應去除科技的冷酷,培養大眾藝術審美能力,推廣藝文活動。 梵谷的繪畫創作是個人主觀印象的表露,是生命的禮讚。 梵谷的自殺是藝術的悲劇。
- Aug 22 Wed 2012 12:53
L’Artisan阿蒂仙之香 黑莓謬思香膏 2.5g
時髦別緻.隨身攜帶以細緻絨布袋包裹著精緻巧思的盒裝,使...
L’Artisan阿蒂仙之香 黑莓謬思香膏 2.5g 時髦、別緻的香膏,可隨身攜帶隨時使用,以細緻絨布袋包裹著精緻巧思的盒裝,使用方便憑添誘人性感。讓香氛隨著微晶蠟與肌膚融合散發淡雅的芳香。果香味以水果黑莓香調為香氛主軸,散發香甜柔和的果香,為妳帶來清純、溫婉與青春的美好感覺!它的氣息相當幽雅,就好似關之琳給人的印象般,高貴典雅卻不失平易近人。 創立於1976年的L’Artisan Parfumeur (阿蒂仙之香)強調以傳統的手法、頂級的天然成分來調製個人香水與居家香氛用品,金色的瓶蓋與典雅精緻的俐落瓶身展現了歷久不衰的經典工藝,並以各式色彩的標籤來象徵那繽紛的氣息。其中黑莓繆思香水更是法國巴黎最受歡迎的經典氣息,也是知名影星關之琳長年的最愛。阿蒂仙之香可以喚醒您每一個嗅覺細胞的特殊記憶... 回憶那有如在原野之間漫步的悠閒感受,或是往日浪漫的甜蜜時光,每一分的合諧雅致都讓人再次留漣忘返於香氛記憶的舞曲之中,使得心緒的感受與自然環境的優雅氛圍相互融合呼應。 位於塞納河右畔的L’Artisan Parfumeur總店也推出香水研習營,教導深好此道的香水迷們如何辨識香料、探究香水製造的過程以及學習如何成為一個靈鼻 (La Noze)。同時法國本店還 有專業的調香師可以為你量身訂製個人的專屬香氛。
- Aug 22 Wed 2012 12:52
Ejing太陽眼鏡 AD日本製系列/黑色#10C01
- Aug 22 Wed 2012 12:52
RANCE朗詩 FRANÇOIS CHARLES拿破崙二世(EDP) 50ml
清新琥珀花木香調François之子Jean Ran...
RANCE朗詩 FRANCOIS CHARLES拿破崙二世(EDP) 50ml Francois之子Jean Rance將這款香水獻給了拿破崙唯一的兒子- FRANCOIS CHARLES。該款香水所要傳達的是希望這位年輕的王子能夠重塑他父王的豐功偉績,能夠像他父王一樣懷有遠大理想,在廣大的歐洲大陸上吹響了法蘭西勝利的號角。 至今我們仍然驚歎這款香水的莊嚴肅穆的直接感受,擁有濃烈卻又不斷變幻的香調。仿佛漫步於林間,那些植物,鮮花和野草不斷變幻著的香味撲鼻而來,聞其芳香,沁人心脾。這款香水非常適用於男士使用,它的芳香將直接浸入那些喜好親近大自然的男士心中。 香味:清新琥珀花木香調 前味:羅勒、小豆蔻、薰衣草、佛手柑、卡布里亞檸檬中味:百里香(草)精油、生薑、天竺葵、肉豆蔻、康乃馨後味:佛吉尼亞雪松、佛羅倫斯鳶尾花、龍涎香、皮甲、麝香 在16世紀之初,RANCE家族為法國貴族生產芳香手套(位於法國格拉斯地區)1795年, FRANCOIS RANCE完全轉向於香水生產。獨具的創新精神一直引領其創造出各種精製和新式香水。其後,很快被拿破崙所鍾愛並成為其首選的香水製造商,並拿破崙創造出“LE VAINQUEUR”、“ L’EAU DE AUSTERLITZ”以及“GLOIRE A L’AIGLE FRANCAIS”三大系列香水。經過幾代的傳承,在19世紀末期,ALEXANDRE RANCE將公司遷往米蘭。之後便一直未再更動,並由ALEXANDRE RANCE的孫女JEANNE SANDRA RANCE(現家族之首)和其子JEAN MAURICE ALEXANDRE RANCE一同執掌至今。 拿破崙在巴黎生活期間與FRANCOIS RANCE(Maison Rance的創始人)來往密切。鍾愛香水的偉大領袖-拿破崙曾要求當時最著名的調香師Francois到他的居所並以學生的身份請Francois教導他領悟其所癡迷的香水藝術精髓。這對Francois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耀。被公認為是“香水之王”的他便離開法國南部,動身來到了巴黎。帶著無比幸福的心情,開始潛心教導這位非常特別的學生-法蘭西的最高統治者。拿破崙是一位不尋常的學生,由於其非凡的智慧和領悟力,拿破崙很快便掌握了香氛藝術的精要。同時由於他的創造力,使得他在配製香水之前就能夠想像出其混合後的細微氣息變化。有了這些經歷以後,拿破崙對香水的熱情日漸高漲。Rance也因此聲名遠揚並日益龐大。Francois其後的幾代繼承人也一直傳承了這樣的情感,讓專為拿破崙時代的英雄與美女們而設計的香水得以傳承。為向約瑟芬皇后(拿破崙之妻)表示尊敬,RANCE家族創造了“L’IMPERATRICE” 香水並將其置於珍貴的塞福勒瓷盒中呈送給皇后。最後一個塞福勒瓷盒“object d’art”的樣本現保存於RANCE家族的檔案室。 歷史傳承與創新RANCE家族自始自終致力於創造美麗。除了香水之外,也為法國貴族研發美容面霜和潤膚露。最知名的有:由採自普羅旺斯的花卉而製成的RANCE“pomades”以及最為細緻的植物性潤膚油。而至今RANCE仍不斷的將傳統與創新結合,研發最為優質的美膚保養用品。使得歷史的傳承因不斷的精益求精而得以延續創新。RANCE的宗旨:生產純天然的產品使用精心挑選的天然配料是RANCE歷史傳承中的另一個顯著特徵。從生產開始,RANCE便從格拉斯地區附近的普羅旺斯農莊,取得數千種花卉和植物並對其加以精細篩選。RANCE一向堅持使用天然素材的宗旨,因為維有使用優質的天然素材,才能提供品質最為優異的產品。而許多現代研究也已證實了RANCE這多年來獨到的眼光。
- Aug 22 Wed 2012 12:52
【鹿港窯】交趾壁飾【八卦咬劍獅王】(24X24cm)
特價商品賣完為止!獅子相貌威嚴而勇武,人們塑其像以「驅...權勢的象徵~官運亨通、飛黃騰達另一功用:抵抗強烈的煞氣如路沖
【鹿港窯】交趾陶開運裝飾壁飾【八卦咬劍獅王】(24X24cm布框)獅咬劍在古早時期,人們將兇惡的獸頭刻在木板上,稱為獸牌,它的功用就是抵抗強烈的煞氣。一般認為獅子是吉祥的瑞獸,因此獸牌大多刻著獅子咬著一支劍的圖案,又稱為『獅咬劍』。瑞獅咬劍,上面有八卦太極圖或獅頭含劍的圖樣,往往能擋住各種的形煞,比如說當家門受到對戶牆角的沖射,或者對面鄰居使用了具強烈煞氣的風水法器使我們運勢受到影響時,只要在正對煞氣的地方掛上獅咬劍牌,就能以煞制煞,防止厄事再度發生。不過要謹慎些的是它只能化煞,沒有任何求財昇運的效能,在選擇擺放的地方時要特別留意,別因自己個人的喜好而造成別人家宅不寧,帶給別人心理上的壓力威脅喔!瑞獅咬劍加上一串龍銀錦囊,會幫你擋掉面對電梯所形成的開口煞及面對路衝所形成的槍煞,開口煞不僅會造成家運不濟,也會讓家中成員容易生病;槍煞則是會使你家中成員發生血光之災、錢財漏空。瑞獅咬劍的功用除了消除開口煞和槍煞,在窗口放置瑞獅咬劍和一串白玉六帝幣,還能夠幫你化解尖角煞,讓你平平安安,財源湧入。 本系列產品榮獲1995年台灣手工藝研究所生活用品評選優選獎!!! 交趾陶陶片放大圖示特別聲明:因為交趾陶純手工製作,色彩、造型每件作品無法一模一樣,每件皆為大師精心製作的藝術作品,因此出貨均以實品為主。 獅獅子相貌威嚴而勇武,人們塑其像以「驅邪」「鎮魔」「迎福」「納喜」。獅子似乎不是中國的土特產,但中國卻有地地道道的關於獅的文化。獅子的塑像到處可以見,每逢佳節,到處都舞起「獅子舞」。其實,獅子的塑像與真獅子很少有相像之處,在很大程度上它們是中國人觀念的產物。有些外國人就認為那些石獅子是中國文化的象徵,還有一位世界名人把中國比作一頭睡獅。獅子兇猛威嚴,人們塑其像以驅邪辟崇。獅是權勢的象徵舊時,各宮殿衙署以及大戶人家的門外兩旁大多蹲放著石獅,卷髮巨眼,張口施爪。這類石獅本用於鎮宅驅邪,後因獅子在百獸中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石獅也成了權勢的象徵。除了官府,一些廟門口、陵墓前、大橋上,均鎮以石獅辟邪。石獅作為官府的守衛,左邊是雄的,右邊的是雌的。雄獅左爪下有一個誘球,而母獅的右爪下是一個幼仔。獅子頭上的凸塊按照它所守衛的主人官階而定。左邊的獅子代表「太師」,這是廷中的最高官階;右邊的獅子代表「少保」是王子的年青侍衛。由於太師和少保在朝廷中具有很大的勢力,所以被看作高官的代表,人們就以石獅子來祝人官運亨通、飛黃騰達。獅子舞民間在吉慶的日子裡,常舉行獅子舞,人們套上五彩繽紛的獅子外套,模仿獅子行走坐臥、俯仰跳躍。其中,「雙獅戲銹球」的舞蹈,是人類生殖儀式的象徵。在很多吉祥圖中,畫著獅子滾銹球的紋樣,可以表示喜慶。獅在佛教中佔有一定的地位此外,獅子在佛教中佔有一定的地位,這也給它增添了神聖、吉祥的意義。智慧佛文殊菩薩就以獅子為坐騎。 陶器中的【交趾燒】原本是我國明末清初在福建或廣東一帶以塗上色釉而燒成的軟質陶器。其被稱謂「交趾燒」的原因是這種陶器大部分適用以裝填「香藥品」的容器、體積較小,當時日本通往南洋一帶的貿易船把它引進日本而被命名。而由於當時之作品嬌小玲瓏造型極美,所以被喜歡「茶道」的日本人大為賞識而用為「香合」,更由於交趾燒都有極美的造型,因此又被稱為「型物香合」。而其製作以「堆線放」框取圖案,再以敘路為界,再上釉色。而據說這種方法是繼承名匠「法華」的技藝法統。 交趾陶在十八世紀傳入台灣,主要用在廟宇的裝飾藝術,其間出了一位奇人葉麟趾先生〈民間尊稱葉王,約明末清初〉,葉王有雕塑泥土的天份,也醉心於古釉方的研究與實驗,使台灣的交趾陶在藝術上的成就遠遠超過發源地。 相傳,葉王在學甲慈濟宮燒陶,附近學甲兵鎮的一匹戰馬經常到廟埕前遊玩戲耍,葉王一時興起,便以這隻戰馬為樣,塑了一件交趾陶來裝飾慈濟宮,當作品完成之時,戰馬突然精神萎靡,奄奄一息, 見過葉王作品的人認為;葉王把戰馬塑造的太神似了,在釉燒的時候奪了戰馬的精氣。葉王望著這件完美的交趾陶,概然長嘆將之擲毀於廟埕之前。在此同時,那匹戰馬突然精神抖擻,雄姿依然。這個傳說將當時台灣交趾陶的燒製發揮到極致。 交趾陶的特色在於一:製作過程類瑣(一)選土、篩土、練土、原雕、從模、土形、陰乾、素燒、釉燒(或再多次釉燒)。(二)牽涉的技藝很廣一雕塑製作,必需有塑造、雕刻、繪畫與燒陶多方面的工夫,缺一不可。(三)釉色華麗厚重有王者之氣,赤綠色宛如琥珀與翡翠。(四)胭脂紅以純金配製,且為日時代法國巴黎博覽會評為當時之國際特優色。